按照標準采收
西蘭花以發育完全的花球為產品,適采期短,如采收不及時,易抽生花枝,會造成花球松散、花蕾變粗甚至開花,造成商品性降低,甚至失去商品性;采收過早,花球緊實、花蕾小、品質高,但花球小、單產低。西蘭花采收標準嚴格,以花球表面的花蕾緊密平整、花球邊緣略有松散、花球大小達到品種特性要求時為最適采收期。西蘭花花球組織脆嫩,采收應在清晨或傍晚溫度較低時進行。采收主花球時,將花球連同10-12厘米肥嫩花莖一同采收,并附帶3-4片葉以保護花球,采收時要輕拿輕放,避免機械損傷;頂側花球兼收的西蘭花品種,在側花球直徑達到 3-5厘米時采收。雨天或降雨過后,西蘭花未干燥時采收,貯運銷環節易腐爛,故應選擇最佳時間段、最適時間采收。
關注商品性
西蘭花屬綠體春化型低溫長日照作物,但對光照長短不敏感,幼苗感應低溫能力因品種而異,并與溫度高低、幼苗大小及苗齡長短有關。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在低溫狀態下,可完成春化過程,條件適宜時會出現抽薹現象。西蘭花花蕾大小與品種有關,北京地區消費者更喜歡小花蕾類型。西蘭花生長過程中濕度小、光照弱、氮肥施用過多,易造成花球松散、花莖空心。應及早預防西蘭花病蟲害,避免采收時花球帶蟲。西蘭花商品性要求:花球整齊呈深綠色,顏色均勻,花球半圓頂形,質地致密,蕾粒細嫩緊密,可帶 2-3 片小葉,大小均勻,質地均勻,花蕾未開放;花莖鮮嫩,分枝花莖短,無機械損傷、黃化、病蟲害、病斑、軟化、腐爛、凍害。應根據銷售渠道對商品性要求,選擇種植適宜的品種,并通過合理密植、注意施肥種類、保持土壤含水量,適時采收,保證西蘭花的商品性。
應用保鮮技術
西蘭花貯藏的適宜溫度為0℃,適宜濕度為95%-100%,氧氣濃度1%-2%,二氧化碳濃度0%-5%。西蘭花可采用低溫貯藏或速凍方式保鮮,低溫貯藏方式有假植、窖藏、冷庫、氣調庫等。貯藏過程中濕度過低,會使花球失水萎蔫而松散;溫度過高會使花球變色,花蕾易開花;花球帶有病菌、蟲害,會影響產品品質和保鮮期;花球機械損傷會增加呼吸強度,縮短貯藏時間。為快速降低田間熱,減少黃化現象,可采用碎冰、差壓、真空等快速預冷方式,快速降低西蘭花菜體溫度。西蘭花在溫度15-28℃時,放置24小時就會有花蕾開始變黃現象,商品性變差,故此應重視保鮮技術的應用。貯藏、運輸、銷售過程提倡使用冷鏈,以保證西蘭花品質。在冷鏈不完備的情況下,為避免花蕾開放,保持其品質,可采用碎冰、冰瓶、冰袋、蓄冷板、冰利板等輔助降溫措施。使用冷藏車運輸,需在裝車前2小時使車輛處于制冷狀態,裝車前測量車內溫度,避免裝車后溫度過高,影響商品性。使用碎冰可快速降低西蘭花溫度,但在冷鏈斷鏈的情況下,呼吸強度變化大,西蘭花品質下降更快。貯藏前應對貯藏場所進行消毒處理。在采收前應對西蘭花進行殺菌滅蟲處理,在適采期適時采收,并及時預冷、運輸、貯藏,以保證品質。出庫時宜采取梯度升溫方式,同時通風處理,然后再進行加工與銷售,可防止表面結露。西蘭花采后呼吸強度旺盛,不耐貯運,在15-28℃室溫下,存放 24小時花蕾即開始變黃,48小時花蕾開放,葉綠素下降到采收時的50%左右,72小時后花球全黃而失去食用價值,目前采用低溫保鮮是降低西蘭花呼吸強度,延長貨架期最有效方法。
加工與包裝
西蘭花可采用托盤+保鮮膜、槽型盒、網套等包裝方式,應根據銷售渠道選擇適宜包裝方式。激光打孔包裝、物理保鮮袋可延長貨架期。銷售、配送環節多,運輸條件差的,應增加包裝強度,以避免配送過程中的機械損傷。包裝前應去除外葉及受冷、凍害部分,切除部分花莖,使花徑長短與花球大小匹配,也可把西蘭花花球直接在產地加工成可食用小花蕾,在清水中洗凈后,經過漂燙、凍結等工序,加工成速凍西蘭花,最大限度保留其營養,并可節省貯藏庫容,增加了產品附加值,提高種植效益。
家庭貯存方法
家用冰箱冷藏室溫度一般為2-6℃,西蘭花適合在家用冰箱中存放。西蘭花保存過程中,失水會使花球松散,花莖變老,為避免失水,可把西蘭花放在保鮮袋內或用保鮮膜包裹。為節省空間,可把西蘭花掰成小花球,放入加冰袋的保鮮袋內,可最大限度減少花蕾開放,延長貯存期。應縮短家庭存放時間,避免花蕾開放、品質變差問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