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高清在线观看_春暖花开亚洲_久99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_先锋影音av资源网

  • 產品|
  • 采購|
  • 企業|
  • 資訊|
  • 展會|

客服QQ:544721284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其他 > 陜西“四大旅游高地”

陜西“四大旅游高地”

日期: 2019-04-13 瀏覽人數: 130 來源: 編輯:

分享到:

近日,陜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在西安市舉辦旅游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圍繞絲綢之路起點旅游走廊、秦嶺人文生態旅游度假圈、黃河旅游帶、紅色旅游系列景區等“四大旅游高地”進行推介。在全力打造“四大旅游高地”的過程中,一系列助推其落地實施的項目和活動正全面展開。


打造絲路旅游名片

“‘絲路起點游陜西’活動辦得很有意義,邀請網絡紅人、微博達人探訪參觀華山、華清宮、大雁塔等10多處代表絲路起點文化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將陜西絲路景點串聯了起來。”今年6月該活動啟動后,長期從事旅游經營工作的馮艷說。


2015 年起,陜西積極與絲路沿線各省深入開展旅游務實合作,加快構建以西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風情體驗旅游走廊,打造絲綢之路旅游品牌。今年3月,陜西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陜西省“一帶一路”建設2018年行動計劃》提出,深化國際旅游合作,建設國際一流文化旅游中心。


2017年7月9日,“絲路高鐵”寶蘭高鐵開通。對此,陜西省社科院突出貢獻專家張寶通說:“寶蘭高鐵的開通,可以將高鐵沿線的蘭州市、定西市、天水市納入西安3小時經濟圈范圍,推動沿線城市協同發展,進一步增強西安在西北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當年絲綢之路是商貿往來、文化交流之路,多少年來,這種厚重的沉淀帶來了深遠影響,在陜西尤為明顯。”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旅游專家委員會委員徐汎說。

塑造秦嶺旅游度假圈

大秦嶺涵蓋陜西6市44縣區,擁有獨特的山形地貌、水域河流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積極培育“大秦嶺人文生態旅游度假圈”大有可為。早在2016年,陜西省首個區縣旅游聯盟組織——秦嶺旅游聯盟在安康市寧陜縣成立,突破行政區域限制、打造大秦嶺旅游品牌邁出重要一步。


商洛作為唯一全境位于秦嶺腹地的城市,具有發展旅游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商洛市委、市政府積極踐行“兩山”理論,認真落實“山水生態優美的西安后花園”的發展定位。“要充分發揮商洛地處大秦嶺人文生態旅游度假圈核心區域的地理優勢,把精品民宿作為推進商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把休閑度假康養作為旅游發展的主方向,著力打造秦嶺休閑之都。”今年6月上旬,陜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高中印在調研商洛全域旅游工作時說。


“面巴蜀而背秦川”的漢中市留壩縣,同樣為打造“秦嶺人文生態旅游度假圈”而不懈努力。留壩縣委書記許秋雯走上營銷一線為“留壩棒棒蜜”代言。近年來,留壩縣還實施了環境綜合整治,逐漸完善高端特色民宿等,全面提升旅游接待服務能力和水平,推動全縣旅游向大秦嶺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轉型升級。


“隨著國家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地——陜南地區的一系列政策傾斜,以及《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和《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出臺,陜南地區生態旅游產業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特別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等大交通環境的提升改善,不僅推動了陜南生態旅游快速發展,更促進了陜西大秦嶺人文生態旅游圈建設。”安康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曹輝表示,安康將用新的更大舉措奮力建設生態旅游城市。


陜西生態旅游


串聯黃河旅游帶

在陜西,有一條路,是觀光路,也是生態路,更是致富路,它猶如一條貫穿南北的絲帶,把黃河西岸的經濟、文明、旅游串聯在一起,它就是沿黃觀光路。它連接起渭南、韓城、延安、榆林4市50余處名勝古跡,沿途景色美不勝收。將9條高速公路、13條普通國道以及80條縣鄉公路連接起來,路途中規劃修建了服務區、露營地、觀景臺等,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旅游公路。正是隨著沿黃觀光路開通,一條黃河旅游帶正在形成。


“黃河旅游帶是陜西著力打造的‘四大旅游高地’之一,支撐著陜西打造國際一流的文化旅游中心。要統一謀篇布局,滿足游客需求。以精品旅游線路為紐帶,串聯產品,設計不同特色路線,總體規劃和提升黃河旅游帶特色線路和產品。”高中印說。


“要抓住沿黃觀光路這個機遇,要有底氣把它做成一條致富路。這條路真的很有黃土高原的味道,而且有很深的沉淀,有民間的生活氣、煙火氣,有黃河濕地、灘涂、溫泉,能做出自己的差異化。”徐汎對沿黃觀光路渭南段提出了建議。


“黃河明珠”城市韓城是黃河金三角交通樞紐城市。“要加速培育適應現代產業體系的新動能,重點是推動黃河旅投成為國家2A融資平臺,沿黃城市旅游產業聯盟首批基金超過100億元,創新引領、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助力旅游,實現重大旅游項目投資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政府引導轉變。”韓城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韓城緊扣建設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目標,以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首批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創建和司馬遷祠創建5A級景區等3項創建為統領,做大“黃河旅投”“沿黃城市旅游產業聯盟”等平臺,實現全域旅游突破發展。


發展優質紅色旅游

陜西是發展紅色旅游的沃土。近年來,陜西依托延安“革命圣地”形象,整合紅色旅游資源與黃土高原風情,將全省紅色旅游資源銜接起來,構建榆林—延安—銅川—西安—咸陽—渭南—漢中紅色文化旅游長廊,凸顯革命傳統教育與文化感悟的紅色旅游特質,逐步邁向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紅色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一系列紅色旅游高端論壇選在陜西召開。比如,今年6月在銅川市照金鎮,國內多位知名文化和旅游專家在照金紅色旅游創新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展開思想碰撞、觀點交鋒,圍繞模式路徑、業態創新、消費銜接等議題把脈出招、獻計獻策。


在延安,自啟動創建5A級景區以來,當地按照創建標準評分細則要求,在旅游交通、游覽、安全、衛生、郵電服務、購物、綜合管理、資源和環境保護、景觀質量等九方面開展創建工作。

“發展紅色旅游既有利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又能帶動老區經濟發展。這幾年,隨著紅色旅游發展,眾多游客慕名來到延安,聆聽革命先輩的事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極大推動了延安市和陜西省旅游產業發展。”延安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馬東坡說。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微信

關注地攤庫官方微信賬號:“ditanku”,每日獲得互聯網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