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招:園區規劃定位。 對于一個工業園區來說,前期的定位和規劃代表著園區發展的天花板在哪里,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了解區域的產業情況后,要根據區域的產業規劃對園區進行定位。 第三招,差異化定位發展 當然,是同向發展還是差異化發展,是園區需要思考的問題。經過全面的大數據分析,我們發現臺州曾經被譽為應急產業之都,有著非常深厚的應急產業基礎。 因此,我們根據當地產業上下游的配套條件,建設了中國臺州智慧應急產業園,短短幾個月就吸引了130多家企業落戶納稅。
第四招,第一雁效應。 大雁遷徙時,其中一只飛來的大雁會借助前一只大雁翅膀產生的力量飛行,這樣更省力。在園區招商引資的過程中,離不開這樣一個典型的領頭雁企業。一個頭研企業甚至可以帶動上下游多個配套項目入駐園區。 第五招,引領效應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但未必讀得好。”有時候,與其著眼于引進外部企業,不如嘗試扶持本土企業成為龍頭,帶來產業集群效應。支持本地企業或入駐企業做大做強,引導企業IPO上市,吸引更多有潛力的企業入駐,形成產業園區主體。
大數據投資促進 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最難也是最重要的招商方式就是大數據招商。 當然,招商引資的方式有千萬種,大數據來敲門。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服務和口碑。只有優質、高效、主動的服務才能創造良好的營商和投資環境。只有講誠信,重誠信,才能解決企業落戶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