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浸鋅又叫“熱浸鍍鋅”,有著著比熱鍍鋅橋架更強悍的使用期限以及抗腐蝕特點,可以用一切的地質構造中,已被廣泛的用在各行業領域的金屬構件基礎設施上。熱浸鋅是將防銹處理后的鋼構件浸在600℃上下高溫度溶化的鋅液中,使鋼結構件外層附著鋅層,鋅層厚度對5mm以內薄板不應低于65μm,對板厚不小于86μm,從而起著耐腐蝕的效果。 熱浸鋅橋架厚度標準介紹 按照《鋼制電纜橋架工程技術規程》編號:T/CECS31-2017-3.5.5章規定,熱浸鋅橋架厚度標準如下表: 熱浸鋅橋架的型號介紹 熱浸鋅槽式橋架(無孔盤式橋架):先要將原材料熱浸鋅槽式電纜橋架從鋅層中去除,再將鋼結構件在600℃左右的溫度下浸在鋅液中,使厚鋅層附在橋架表層。
要防止鐵染銹漬,結構件的所有部分都應當作有效的防銹保護。螺栓及螺母等也應當做熱浸鋅處理,焊路應盡量為連續的以免被酸洗液滲入及應沒有焊渣。如須在熱浸鋅工件上作燒焊加工,經燒焊的位置必須徹底清理及作出修復。由外界引致的鐵銹漬及染色都不會對鋅層壽命有影響,但受污染的位置可能要作清理以增進結構件的外觀,一般可以鋼絲刷或洗滌粉作清理以回復完好的鋅層表面。 一般粗糙 國際標準 BS EN ISO 1461 要求熱浸鋅層應當為平滑的,但指出在鋼鐵結構件上的平滑定義,并不可以其他自動化生產的產品如熱浸鋅鋼板、鐵線或水管作評定基準。
不平均的鋅層通常是由于鋼材中的成分及表面情況而引起鋅鐵合金層的不平均生長所致,不平均的鋅層通常具有較一般鋅層為厚的特征,從而具有較耐久的壽命,但也有可能會引起不滿,或影響到工件的預設用途。 腫塊及流水痕 腫塊及流水痕是由于工件在鋅缸被吊起時,其尖銳或薄的組件的不平均排鋅所致,但對鋅層的壽命沒有影響。 粉刺 熱浸鋅表面的粉刺是由于浮渣(一種在鋅缸內的鋅鐵合金懸浮粒子)所引起的,此可能是由于工件在前處理后帶往鋅缸的鐵殘留在表面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在清理缸底的鋅渣時所致。浮渣具有與純鋅同等的防銹能力,如其在鋅層表面的狀態為細小分散的微粒,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