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玉和漢白玉的手感不同,阿富汗玉手感光滑,漢白玉手感粗糙,更重要的一點是,漢白玉沒有任何的油膩的質(zhì)感和水透感,給人的感覺像是干巴巴的不透的石頭,漢白玉石雕,顧名思義就是以漢白玉為原料制作的石雕,漢白玉就是純白色的大理石,是一種石灰石形態(tài),內(nèi)含閃光晶體,其次是要避免漢白玉石雕在陽光下的曝曬,因為強烈的陽光,會使玉石分子體積增大,從而影響到玉的質(zhì)地和色澤,很后是要定期清洗漢白玉石雕,漢白玉石雕一般隔一段時間要進行一次清洗,按上述方法清洗后要干布擦拭至有光澤即可。
“白”字指的是它的白要夠耀眼,夠閃亮,對著陽光一轉(zhuǎn),能達到滿眼金星的效果,而Z重要的是這個“漢”字,但這個“漢”竟然是個錯別字,漢白玉的“漢”,原本應(yīng)該是出汗的“汗”,用這三條標(biāo)準(zhǔn),在大晴天,有心人在故宮里走走看看,就會發(fā)現(xiàn)符合這些標(biāo)準(zhǔn)的古建,可謂少之又少,五十年代以前大理石的開采、加工,一直停留在手工生產(chǎn)的方式上,直到1953年大理建起了大理石廠,逐步實現(xiàn)了機械化生產(chǎn),產(chǎn)品種類增多,工藝不斷提高。
漢白玉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它是一種化合物,化學(xué)式是CaCO?,基本上它并不溶于水,它可存在于以下形態(tài):霰石、方解石、白堊、石灰?guī)r、大理石、石灰華,可于巖石內(nèi)找到,動物背殼和蝸牛殼的主要成份,同時,它還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漢白玉質(zhì)地堅硬潔白,石體中泛出淡淡的水印,俗稱汗線,故而得名漢白玉,“汗”字代表了漢白玉Z鮮為人知的一個特征:真正的漢白玉,并不是潔白無瑕的,而是隱含著淺淺的紋路,就像是出汗的印記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