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始于 1950 年代結構傳感器的出現,它利用結構參數的變化來感知和轉換信號。 第二階段開始于 1970 年代,隨著固態傳感器的逐步發展,固態傳感器由半導體、電介質和磁性材料等固態元件組成。利用材料的熱電效應和霍爾效應分別制成熱電偶傳感器、霍爾傳感器等。 第三階段始于 20 世紀末,智能傳感器出現并迅速發展。它是計算機技術與檢測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可以對外部信息進行一定的檢測、自診斷、數據處理和自適應能力。是電流傳感器的主流。
壓力傳感器未來趨勢: 1、汽車和醫療保健市場等終端行業的成熟已成為阻礙北美和歐洲壓力傳感器市場的主要挑戰。 2、中國、日本、印度、韓國等亞洲國家的快速工業化和汽車生產可以歸功于亞太壓力傳感器市場的發展。 3. 亞太及中東地區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發展潛力巨大。 4、購買壓力傳感器的消費者擔心安裝和更換成本飆升,這可能會影響壓力傳感器市場。 5、在過去幾年中,壓力傳感器市場取得了快速發展,對競爭格局產生了積極影響,向市場引入了新參與者,并擴大了市場現有參與者的范圍。
氣候補償器在燃氣鍋爐供暖系統中的應用 氣候補償器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和用戶在不同時間設定的室內溫度要求,計算確定合適的溫度。用戶供水溫度自動調節,室外管網熱水流量為自動控制,實現燃氣鍋爐供水溫度隨室外溫度的自動調節,避免室溫過高造成的能源浪費。 工作原理:在板式換熱器一次網的供水主管線上安裝一個電動閥,氣候補償器將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用戶設置不同時間的室內溫度要求,根據設定曲線找到合適的供水溫度,調節閥門開度,自動控制鍋爐供水溫度,實現供水溫度的加熱系統。氣候補償。 安裝方法:室外傳感器應選擇能反映真實室外溫度的地方,或在鍋爐房陰陽兩側安裝溫度傳感器;供水溫度傳感器應安裝在距離換熱器約1米的供水管道上,水溫傳感器安裝在距離換熱器約1米的回水管道上;室內溫度傳感器應安裝在能反映小區極端溫度的用戶家中。比如用戶家是循環管道的末端,溫度最低。標準提供暖氣。 通過在燃氣鍋爐的供暖系統中安裝氣候補償器,可以節省 20% 以上的燃氣。這一節能措施應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