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現代工業自動化控制的結構和核心部件也開始形成: (1)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可編程邏輯控制PLC(PLC)是專為工業環境應用而設計的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它使用可編程存儲器在其內部存儲和執行邏輯操作。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運算指令,通過數字或模擬輸入輸出來控制各類機械設備或生產過程。 (2)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冗余技術(系統可靠性高)。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 (SCADA) 是一種軟件應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收集系統狀態信息、處理數據以及遠距離通信以控制設備和條件。 (3)遠程終端單元RTU。遠程終端單元是為長距離通信距離和惡劣的工業現場環境而設計的模塊化結構的專用計算機測控單元。 (4)通信技術。工控系統的通訊類型按系統的層次結構分為三種,即標準通訊總線(外部總線)、現場總線和局域網通訊。工控系統通過這三種通信方式將主機與各種設備連接起來,將現場信號傳輸到控制層,再將控制層信息傳輸到監控層和管理層。 (5) 協議。工業控制系統的現場網絡與控制網絡之間的通信,現場網絡中各種工業控制設備之間的通信,以及控制網絡各組成部分的通信,往往使用工業控制系統特有的通信協議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PLC已廣泛應用于鋼鐵、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汽車、機械、紡織、交通等行業,主要用于開關邏輯控制、模擬量控制、運動控制等控制,過程控制、閉環控制、數據處理等特定場景。目前,PLC技術正在走向開放,硬件設計和軟件平臺均采用通用技術和標準化技術。隨著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深入應用,PLC產品的環境適應可以在強度、穩定性和可靠性、網絡訪問便利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數據采集和數據交互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隨著PLC通訊方式聯網的趨勢越來越大,PLC的安全防護將受到更多關注。
隨著技術的進步,工業儀器的結構會得到簡化,體積會減小,重量會減輕,操作會非常方便。同時,由于工業生產對成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的政策和法律對節能減排也有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因此提高整個測量儀器和控制系統的精度具有重要意義。被提上了日程。縱觀中國目前的產業發展,在未來的發展階段,更多的傳統產業將向智能工廠轉型,工業自動化控制將更加普及。但是,行業的升級轉型也對自控系統的生產和服務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科技儀器制造商將不斷創新,瞄準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工業自動化技術應用走上了一條高速、優質、高效的健康之路。無論工業自動化會實現怎樣的變革,最終指向的一個中心點是智能控制、智能制造、智能工業、智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