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是色彩的合成,印前是色彩的分解。印前分色與印刷的分離使得印刷質量難以控制。報紙印刷有其特殊性。它不是RGB格式到CMYK格式的簡單轉換,而是印前制作過程中為了保證印刷質量的一個很大的色彩約束。大量非專業印前制作人員并不了解這些規范和要求,往往根本不做色彩約束,為印刷環節的質量控制埋下了陷阱。印前和印刷的分離,使得報紙印刷的質量管理完全脫節,難以打通。總之,保證報紙印刷質量,要從圖片質量入手,保證制版質量,實現從前端加工到后端印刷的數字化、標準化。
在報紙印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暈圖現象,其主要原因就是油墨套印的問題。而且報紙圖片的色彩還原效果還與油墨疊印的順序和速率有關。套印率,又稱油墨的受墨力,是衡量油墨套印程度的物理量。數值越高,疊印效果越好。當測量單色油墨的密度時,通過減色法在密度計中安裝彩色濾光片,彩色濾光片的顏色通常與待測油墨的顏色互補。有兩種疊印方法:干疊印和濕疊印。干套印是指前一種顏色的油墨基本干燥后再套印下一種顏色。濕套印是指在前一種顏色油墨沒有完全干燥的情況下,進行第二種顏色油墨的套印。報紙印刷每種顏色之間的間隔非常短,墨膜在潮濕狀態下相互附著,屬于濕套印。為了提高濕法套印的油墨套印率,必須控制油墨的附著力和粘度。一般來說,每個顏色組的油墨粘度順序是第一種顏色>第二種顏色>第三種顏色>第四種顏色。同時也要考慮墨膜厚度和印刷色序。報紙印刷的基本色調是黑色,應采用青色→品紅色→黃色→黑色的印刷順序。
報紙上經常出現字跡不清、模糊不清的廣告。一方面是紙卷和三角板積墨太多;另一方面,可能存在油墨滲透的問題。前者只需要清潔紙卷和三角板,后者更復雜。用于報紙印刷的新聞紙表面平滑度差。新聞紙進入壓印區時,油墨在壓力下依賴于紙張毛細管的大小和分布,同時進行壓力滲透和自由滲透。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控制不當,可能會出現養墨或透明印刷現象,降低報紙的印刷質量。實驗數據表明,滲透深度與壓印時間成正比,與油墨粘度成反比,并隨著印刷壓力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盡可能少用水保持油墨平衡,控制潤版液用量,減少油墨的乳化現象,有利于油墨的干燥;在印刷過程中測量相關參數,選擇合適的紙張,加快油墨的固色速度,解決摩擦和透明印刷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