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砂層、孤石等沉樁困難時,可采用引孔措施,采用打入或靜壓預應力管樁,以強風化巖層為樁基持力層時,樁身穿越的大部分為軟弱土、粘性土及全風化巖層,整體來說沉樁阻力不大,如果在地質條件不是很好的區域,場地局部殘積層及全風化層中分布規律的孤石,預應力管樁將需要采用引孔措施,會增加很大的工程投資,造價相對較高。 如局部殘積層及全風化層中分布規律的孤石,在成樁過程中可能造成一定的困難,由于施工需要有振動沉樁錘、起重設備等大型機具,因此所需施工場地較大,根據實際情況,土方部分未到位及部分圖紙不全等,應建設方要求,先試18#、15#、14#、13#、12#,然后由南向北試樁,暫安排兩臺設備在建設方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樁(適當可增加設備)。
壓樁結束:當壓力表讀數達到預先規定值時,便可停止壓樁,鋼護筒埋設:根據樁位,使護筒中心和樁中心重合,偏差小于50mm,泥漿循環系統布置:配備沉淀池、循環池進行泥漿凈化后流回孔內,確保終孔后灌注前孔內泥漿各項指標的要求,鉆機就位:鉆機就位底座應墊牢,用水平尺對機座底架進行水平調整,直至鉆架垂直地面,天車吊輪、回鉆盤和鉆頭與樁位四點中心到同一鉛垂線上。 鉆孔:成孔施工時,鉆具(鉆頭、主動鉆桿和副鉆桿)要保證垂直度、同心度和連接時整合可靠,以防止孔斜和鉆具脫落的事故發生,鉆進到設計標高終孔時,應保持鉆機空轉不進尺10分鐘,直至泥漿指標達到一次清孔要求,當籠吊至孔口時,使籠中心對準樁位中心,扶正后并緩緩勻速下入孔內,嚴禁擺動碰撞孔壁,邊下鋼筋籠邊裝上保護塊。
鉆孔灌注樁不受土質、場地條件限制,但工期長,造價較高,無論哪種樁基礎,在實際應用中均有一定的優缺點,通過比較分析,提出技術上可行,造價經濟的處理方案,樁基工程一般分為勘察、設計、施工和驗收四個階段,設計階段存在施工前為設計提供依據的試樁檢測、簡稱“試樁”,驗收階段存在施工后為驗收提供依據的工程樁檢測、簡稱“驗樁”。 案例工程共有18#需要打樁,根據建設方提供的相關圖紙及相關規范,案例工程的試樁數量為54根,試樁時應采取措施保證樁身側向穩定性要求,試樁位置按建設方提供的坐標點試樁,標高詳見各棟號圖紙,測設時先校核施工現場上已測設的坐標點,然后根據已測量出的坐標點測設出平面布置圖上的坐標點,并使各個坐標點分布在施工場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