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增強劑的注意事項:由于各種原因,混凝土構件表面強度不夠,砂和灰可以用增強劑硬化。處理后的構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明顯增加,但這種處理方法并沒有改變原構件的外觀,因此不會修復原構件的損傷。如果要修復原有部件的損壞(如坑洼、裂紋等。),就需要采取修復或者整體打磨等方法。 為了保證增強劑能更多地滲透到混凝土中,建議新澆混凝土構件至少濕養(yǎng)護7天,然后完全干燥后再施工。對于混凝土構件的表面增強,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構件的原始強度越好,混凝土表面增強劑可以提高的程度越小。對于C30以上的混凝土,混凝土增強劑的強度提高能力已經(jīng)有限。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制備方法、養(yǎng)護制度以及混凝土各組分的材料。水灰比、攪拌方式和振搗方式對混凝土強度都有很大影響。在保證工作性能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對于干硬性混凝土,應使用強制式攪拌機;塑性混凝土應采用直式攪拌機。用振動法壓實混凝土可以提高強度。對于干硬性混凝土,早期強度可提高20%-30%;其他方法,如真空吸水、碾壓、加壓振動和離心操作,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密實,從而提高強度。養(yǎng)護制度對強度的影響主要包括養(yǎng)護溫度、養(yǎng)護齡期和養(yǎng)護濕度。養(yǎng)護濕度越高,養(yǎng)護齡期越長,養(yǎng)護濕度越高,混凝土強度越高。骨料泥漿和有機質(zhì)含量越高,混凝土強度下降越多。
透水混凝土增強劑:采用國外成熟的合成技術和核殼結構設計;參與水泥水化反應,形成高分子聚合物水泥水合物;大大提高水泥水化體的抗壓強度和粘結強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耐久性和耐候性。用于透水混凝土的增強劑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早期強度。核心功能是增強混凝土的和易性和粘度。增強劑的加入提高了水泥的表面活性,改變了水泥基體的分散性。在不改變水泥基本性能的情況下,保持混凝土漿體包裹在骨料表層石中的穩(wěn)定性,并能均勻附著在骨料表層石上。增強泥漿的粘結率,保證透水混凝土的強度,滿足透水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