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農村,月亮就是天然的路燈,只要有月亮,晚歸的人是不用手電筒等那些照明的東西的,現在村村戶戶都安裝了路燈,變得更亮了,也不會向著月亮許愿了,路燈,是一個城市富裕與否的標志,在麗江都是有區別的,古城區的路燈看著特別高大上,而且一條街道安裝了兩種路燈,玉龍縣的路燈就沒那么好看,當然道路上也只有一種,即便兩個地方只有一條街的距離,我們每天忙碌在城市中,連抬頭仰望的時間都沒有,在每天道路上,我們都只是匆匆過客。
車窗外是城市的燈火,還有西樵山上那一尊俯視人間的巨型觀音造像,現在路燈的樣式越來越多,光色也有了不一樣的,但我始終還是鐘愛那種簡單的昏黃的路燈,記得那時我考過了理想的學校,那天晚上我走的很晚,與數個同學一起離開,路上,在暖黃的路燈下,我們幾個邊跑邊笑,我看著地面上疏影搖曳的竹影與我們交錯,躍動的影子,我仿佛看到了充滿希望的新生活,熱情在那一刻化為幸福洋溢在我心頭,后來每當夜晚斜倚扶攔,看到樓前的竹叢下掩映的路燈孤獨的發出昏黃的光,我便不由想起那個深夜。
黃昏去,傍晚回,回時路燈剛好亮起,人們循著燈光各自走上歸家的路,路燈往往是溫暖的,在風雪的夜里,在寂靜無人的街巷中,在一盞昏黃的路燈下,總有一個小攤子散發著白白的霧氣,在燈光下等待晚歸的旅人,有些什么呢?或許有一張張燙嘴的燒餅,有香噴噴的面條,還有熱氣騰騰的餃子……不管是風霜雨雪,路燈下總有這么一個鋪子,等待著一個個疲倦的身軀和流浪的靈魂,有時在馬路邊的路燈下,總會看到一個孤獨的身影,他是在等末班車回家嗎?還是在等哪一位重要的親朋?不管是等什么,他內心肯定非常焦急,只是他一直立在燈下,張望著馬路的盡頭,眼里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