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鐵路飛躍式發展的階段,大連機車研發的和諧型電力機車稱得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產品。那是在2006年,和諧型大功率電力機車終于實現自主開發,一時間訂貨量大,生產任務繁重,車間里天天加班加點,設備不得不一邊生產一邊調試。劉旭所在的電氣分公司,負責生產“機車心臟”——變壓器。當時的生產形勢十分緊張,偏偏生產變壓器的關鍵設備——高壓繞線機出現了不適用新變壓器的問題。據電氣分公司總經理陳柏寧回憶:“當時鐵道部催貨催得很緊,等設備制造廠家重新進行設備改造已經來不及了。可是這個造價135萬的高壓繞線機不是通用機床,公司里沒人熟悉這個領域。想來想去,還得派劉旭上,全公司*他技術*全面。”“萬金油”劉旭*這樣臨危受命,對高壓繞線機進行技術改造。沒想到他僅用了*,*查到了設備所存在的問題,還拿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同時,他還把改進意見及時反饋給生產廠家使之及時整改。此舉確保了當年大連機車大批量生產和諧型電力機車并順利出車,劉旭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旭被工友們稱作“萬金油”,可不是虛名。他的徒弟王林告訴記者:“我師傅特別好學,空閑時間幾乎都在捧著書學習。他在電子維修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除了維修設備,他還擅長設計研發電子元件,*連公司的電腦都是他來修。”記者了解到,電氣分公司的工作項目十分繁雜,生產過程中設計的特種設備多。每次設備出現常規以外的故障,領導*時間都會想到劉旭,因為他專業知識豐富、擁有創新思維,是公司設備維修名副其實的“萬金油”。
“學以致用”是劉旭的座右銘。雖然從學歷上看,他只是技校畢業,可是他的讀書習慣卻是從小養成。“我從小*喜歡無線電,當時的《無線電》雜志、《電子報》我是每期必看,它們算是*我喜歡電子的啟蒙老師吧。”劉旭這樣告訴記者,畢業后他真的把所學的知識都用在了工作上。在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套車用LED維修照明燈*是劉旭制造的,如今歷經幾代改造,已成為全公司*好的自制車用配件之一,創造經濟價值300多萬元。
此外,他還設計制造了很多車用繼電器等電子元件,已裝車的有1000余臺,為公司節約用于更換配件的資金近100萬元。電氣分公司總經理陳柏寧這樣評價劉旭:“他*難能可貴之處*是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做到了*,這也是工匠精神的本質內涵。”
20多年來,劉旭出色完成了公司工藝布局調整、設備大局修及電氣改造升級、電器柜裝配,焊接試驗室、X光室、電梯等特種設備維修工作,他刻苦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每做一項工作都認真、細致、持續、專注。先為工,后為匠,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他正在工匠的道路上不斷攀升,一路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