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報道,IDC發布報告稱,受益于家庭用戶對互聯設備接受程度的日益提升,2019年一季度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37%,達1.686億臺,預計全年將達8.407億,而2023年將增至14.6億臺。其中,主要由相機、門鎖和門鈴引領的家庭監控和安全設備將占2023年出貨量的23.9%,約3.49億,復合年增長率為20.8%。
隨著家庭安防市場需求逐漸釋放,近年來,企業表現的異常活躍,演繹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節奏,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安防企業成立子公司,構建合作生態
安防行業龍頭企業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分別成立面向家庭用戶的公司:螢石和樂橙:
螢石旗下擁有四大類自主研發產品,并逐步形成了以視頻技術為核心的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統,并持續開放對接智能照明、智能影音等子系統合作生態;
而樂橙將圍繞多種用戶場景提供服務,通過建立生態與產業鏈伙伴進行合作,成為一家平臺型數據公司,并提出了全新的品牌口號“智享橙意生活”。
互聯網企業跨界“搶食”
互聯網公司方面,阿里巴巴與博世合作,聯手推出智能家庭安防套裝,通過智能網關,在阿里云link生活物聯網平臺上與其他家庭安防設備互聯,為現代家庭提供便捷、可靠的智能安防服務。
360則于2018年推出了6款智能硬件新品,重點發力IoT。其中,凝結了核心技術優勢的家庭安防產品套裝,用“一鍵升級家庭安防”的概念,吸引了眾多關注。
ICT企業表現亮眼
ICT企業以華為的表現比較亮眼。2018年12月底,海雀AI全景攝像頭在短短1個月內出貨量就達到10萬臺,居于京東商城“十款智能攝像頭熱榜”榜首。這一攝像頭背后正是華為云HiLens(慧眼)平臺AI解決方案能力落地的一個縮影。
這一平臺可以通過端側本地分析,大大減少上云數據,在提升產品性能的同時,大大降低攝像頭行業成本,增強行業競爭力。
服務驅動市場潛力釋放
“市場的潛在驅動力是服務” 物聯網消費者高級研究分析師亞當·賴特說。以家庭安防為代表的智能家居市場固然很大,但要想從中分一杯羹,就需要不斷“進化”。盡管設計、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等元素不可或缺,但主要的差異化和利潤卻不在此。支持物聯網的家庭安防產品正在加速整合服務價值并降低設備利潤。
廣度、深度、獨特性與數據集質量將逐漸成為決定消費者物聯網供應商價值潛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對企業來說,不僅要加大投入,做好產品、增加智能化工作,還要做好服務。
結語:眾多類型企業紛紛聚焦家庭安防的背后,不僅是為了在龐大市場中立足,也是企業的探索與落地,面向物聯網時代,賦能行業,實現自身加速發展的決心
本文轉載自金投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