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高清在线观看_春暖花开亚洲_久99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_先锋影音av资源网

  • 產品|
  • 采購|
  • 企業|
  • 資訊|
  • 展會|

客服QQ:544721284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教育資訊 >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向海而興”成就“雙創王牌”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向海而興”成就“雙創王牌”

日期: 2021-08-13 瀏覽人數: 151 來源: 編輯:

分享到:
核心提示:在威海海洋職業學院,青年創業導師宋希堯的名字無人不曉,他是2017年該校首屆畢業生。8年前,威海海洋學院初創時,招生不足800人
 在威海海洋職業學院,青年“創業導師”宋希堯的名字無人不曉,他是2017年該校首屆畢業生。8年前,威海海洋學院初創時,招生不足800人,宋希堯便是其中之一。8年后的今天,該校在校學生已達11400余人,僅“王牌專業”電子商務專業每年招生就達到1000人左右。

“向海洋進軍!”這既是威海海洋職業學院的特色辦學方向,也是宋希堯的目標。大二期間,宋希堯就成功創辦了威海市桑梓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銷售當地的海產品,創造出了不凡的業績:在校期間年銷售收入300多萬元,2017年銷售收入達到600萬元。宋希堯本人也被評為“山東優秀大學生創業者”。他創辦的公司,正是該校大學生雙創孵化基地成功孵化的項目。畢業后,他選擇留在榮成創業,目前已指導孵化學生團隊12個,幫助30余名學生創立企業,還指導榮成市婦聯學員成功開設網店80余家。

宋希堯的成功并非個例。該校電商專業的2020屆畢業生劉恒瑞,2020年創立榮成市恒澤貿易有限公司,銷售額很快突破2000萬大關。目前,宋希堯與劉恒瑞均已被母校聘為“創業導師”。此外,該校已有23人被認定為山東省第一批“齊魯工匠后備人才”。

“學校已篩選196個雙創項目,每年新增大學生創業企業25家以上,學生企業數已達到115家。”威海海洋職業學院院長張宗軍介紹,“作為目前我國北方唯一的一所海洋職業學院,學校明確定位發揮國家海洋經濟改革開放先行區的優勢,把學校打造成海洋領軍人才的集聚基地、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海洋科技成果的中試和轉化基地。”

如何促使產教融合更具“海洋味道”?該校引進了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裝備、船舶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30余家相關企業入駐雙創孵化基地,著力打造“政府+高校+企業”創新創業聯動機制,為創業學生提供項目、設備、資金、貨源等創業資源。

同時,采用“三師同訓”+“課創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的良好開展。“三師同訓”即學院教師組成“技術型導師”,行業大咖組成“實戰型導師”,企業高管組成“資源型導師”,導師和學生雙向互選結成師徒。

“以資源型導師為例,其帶來的最大‘利好’就是資源。”該校雙創基地負責人路廣強介紹,“師生雙方自主組建團隊,由學生做分銷,賣不掉的產品再回廠,學生創業零風險。”目前來自企業的資源型導師合作單位已接近100家。“技術型導師”和“實戰型導師”則由學院教師和行業大咖帶領學生一起參與創業過程,師生“共同作戰”,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與“三師同訓”相得益彰的“課創融合”,則著力于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創新創業相對接,課程體系建設與企業崗位技能相對接,教學過程與創新意識相對接,實現課程教學與創新創業一體融合。

此外,一萬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和省級眾創空間,堪稱該校的“地標”。目前,在孵學生企業115家,每天有1000名以上的學生在這里參與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已有300個團隊的2000多人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榮獲各級各類獎項300項。

“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核心是讓學生通過對創新創業理念、方法與工具的系統性學習,成為能夠推動社會變革與進步的卓越人才。”該校電子商務系主任童紅兵說,“基地孵化出來的不僅是一個個創業項目,更是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微信

關注地攤庫官方微信賬號:“ditanku”,每日獲得互聯網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