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看著一輛輛裝滿用赤泥生產的環保透水磚的卡車轟鳴著開出廠門,淄博天之潤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克福感慨萬千:“兩年的時間,經歷了生死兩重天的煎熬!”
天之潤公司位于張店區灃水鎮的中鋁淄博工業園內,前身為淄博天之潤建筑陶瓷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趕上了大發展大建設又不太重視環保的“好時機”,“機器一響,黃金萬兩”,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好日子在2016年底戛然而止!史無前例的環保風暴讓于克福始料未及:給他賺了不少錢的內墻磚建陶生產線被關停并拆除。
于克福還是有眼光的:建設海綿城市是我國城市發展的必然選項,城市人行道、公園、廣場、社區等需要大量高檔的陶瓷顆粒透水磚。
于克福開始研發陶瓷顆粒透水磚,很快取得成功并投入市場,公司開始了艱難的轉型和第二次創業。
產品不錯,銷路也很好。但成本高,利潤低;陶瓷顆粒資源越來越少,成為制約該產品推廣的瓶頸。
如果能用近在咫尺的赤泥生產透水磚,一來可以為環保作貢獻,二來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赤泥是氧化鋁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固體殘渣,僅中鋁山東分公司就在張店區形成了兩個赤泥堆場,占地3500多畝,重達5000多萬噸。污染,占地還有安全隱患,最大限度綜合利用赤泥迫在眉睫。
于克福和山東理工大學聯合成立了“固體廢棄物利用工程技術聯合研發中心”,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樂紅志領銜主導赤泥環保透水磚項目的研發與實施。
有了課題組理論支持,加上于克福一輩子從事水泥、建陶生產的豐富實踐經驗,在砸下3000多萬元資金后,2018年2月11日,赤泥含量50%-80%的環保透水磚成功下線,全赤泥透水磚的成功下線也指日可待。
經國家建筑材料工業陶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及國家陶瓷與耐火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赤泥透水磚放射性、重金屬溶出等指標均符合和優于建筑材料要求。而且,生產過程不產生二次污染,該產品的研發成功為赤泥廢渣的綜合利用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淄博市經濟合作局局長張濤告訴記者,于克福現在面臨的難題,是如何迅速擴大規模。赤泥透水磚在價格、強度、色彩等方面優于陶瓷顆粒透水磚,上海、青島、深圳等地許多公司紛紛和天之潤公司簽訂供貨合同,但因產能受限,即使終日不休,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若能放大產能,建設可消化赤泥400萬噸的項目,年可實現收入35億元以上,利潤7億元左右,上繳稅金1.3億元以上,可節約因存放赤泥需要的土地資源600余畝。
目前,淄博市科技局、經合局、張店區和灃水鎮等相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調研,除了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外,還積極發揮政府機構信息廣、信譽好、資源多的優勢,促成天之潤公司和中鋁山東分公司、魏橋等大型鋁廠洽談,通過技術輸出、合資辦廠等多種模式合作,讓赤泥產業化綜合利用實現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