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6日,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十周年座談會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宋健、徐匡迪出席座談會,工程院院長周濟主持會議。(趙竹青 攝)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趙竹青)今天下午,中國工程院召開了“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十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并講話。劉延東肯定了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創辦十年來,在引領科技創新、支撐政府決策、培養優秀人才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希望工程院努力將該論壇打造成國際上有影響的知名學術活動品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宋健、徐匡迪出席座談會,工程院院長周濟主持會議。
劉延東指出,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創辦十年來,把握科技進步方向,緊跟工程科技前沿,服務國家發展大局,成為工程科技界學術思想交流、凝聚集體智慧的重要平臺,發揮了引領科技創新、學術交流和科學風尚的作用,為支撐政府決策、培養優秀人才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她希望工程院進一步總結經驗,創新機制,努力把論壇打造成國際上有影響的知名學術活動品牌。
會上,沈國舫、朱高峰、殷瑞鈺、范守善、陳君石五位院士就各自曾負責的水資源、3G通信技術、工程哲學、納米技術、食品安全幾個典型論壇作了總結回顧。沈國舫表示,論壇較早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朱高峰表示,實踐證明我國3G技術得以大力發展離不開論壇的推動;范守善表示,在我國納米技術目前能在世界前沿占有一席之地也得益于該論壇的前瞻性討論。眾院士一致肯定了“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在實踐中的學術引領作用。
徐匡迪說,“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已成為中國工程院最具學術影響力的品牌活動,對于中國工程科技的發展及青年專家的培養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他說,中國工程科技論壇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論壇、專業學術報告會,要突出一個“論”字,提倡學術爭鳴,鼓勵青年俊才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希望論壇多請中青年的專家上臺講,由院士來點評,在寬松開放的學術研討氛圍及百家爭鳴的互動過程中,切實起到孵化創新、催生新技術、拓展科學視野、深化科學認識等作用。
據介紹,中國工程科技論壇2000年起由中國工程院舉辦,至今已舉辦107場,共有500多位院士、1000多位青年科技專家、2萬多名工程科技人員參加了論壇活動。論壇本著促進工程科技領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問題研究,提高我國工程科技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為工程科技界專家特別是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講臺,以鼓勵優秀人才成長為主旨,充分發揮了學術引領、人才培養等重要作用,極大推動了我國生物芯片、第三代移動通信、納米材料、再生醫學等新興技術和學科的發展,并為能源、鋼鐵、食品安全等多個領域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學術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