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安博會上眾多廠家集體推出4K攝像頭、4K大屏開始算,目前已經過了6年,本以為會被極速推廣發展的超高清監控系統發展卻遠沒有達到發展預期,目前雖然有不少項目安裝了超高清監控系統,但整個監控大環境卻依然是以高清監控系統為主。
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印發了《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計劃指出,預計到2022年,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總體規模將超過4萬億元,超高清視頻用戶數達到2億,4K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8K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取得突破。同時該計劃中,明確提及安防監控領域、廣播電視領域、文教娛樂領域、智能交通領域、醫療健康領域以及工業制造領域,這六大領域將在以后高清監控系統發展過程中,做為重點應用推廣行業重點發展。
但即便如此,超高清監控系統在發展道路上依舊坎坷重重
1、監控系統在市場不斷技術更新之下,經歷了從標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的發展過程,雖然市場在發展,但由于受到網絡傳輸、成本等因素的制約,超高清監控系統在安防行業,依然沒有得到大范圍內的普及。
2、從成本因素來看,前端攝像機、芯片,到中間的NVR儲存系統,再到后端的4K拼接屏,一系列成本投入,對于普通用戶來說,無疑是無法承受的。
3、由于超高清監控系統對于網絡傳輸要求高于高清監控系統,需要更大的顯示數據量、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這對于硬件設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網絡傳輸的穩定性又決定了超高清畫面的顯示,但壓縮后的數字信號流量龐大,在數字信號傳輸過程中難免出現延遲與丟包問題。
4、同時后端顯示設備也存在,目前通常使用液晶監視器,滿足超高清要求的還很少;另外,信號傳輸線纜的阻隔問題還不足以滿足超高清的網絡速度。
根據以上4點,可以明顯看出超高清監控系統在現下的發展窘境,不是沒有市場,不是沒有相應的技術,但是如何將各種技術在降低成本的情況下進行有效融合,確保成本、效果、技術能全方位普及!超高清監控系統未來發展肯定會異軍突起;但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高清監控系統仍將是主流的監控服務;或者在未來,5G、AI在得到全面普及后,與這些相關聯的超高清監控系統在安防領域會真正得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