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混泥土工業在中國已經有了40余年的發展歷史,至今,已經形成一個包括生產、設備制造、配套材料生產和科研設計約800家企業的完整體系,成為中國建筑節能和墻體材料改革的重要力量,為循環經濟和低碳生活作出了貢獻。2002年至2010年間,是中國加氣混凝土發展最快的時期,生產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市場的發展,中國加氣混凝土已成為許多地區節能建筑的主導墻體材料。
上世紀90年代前,以北京及其周邊地區、東北和西北地區發展較快;90年代后期,先是在山東和廣東掀起發展高潮,后在上海及江蘇、浙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中國其中當屬江、浙、滬的設備水平最高,產品質量最好,僅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引進線就有7條,其中6條為翻轉切割、側立養護(不包括引進后淘汰的生產線)。國產設備中則以仿伊通的空中翻轉式切割機為主,而且生產規模(單線)大都在10萬立方米以上。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在江蘇,為中日合資蘇州良浦天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產能達到120萬立方米。
截止2010年,全國共有蒸壓加氣混凝土生產企業800家,生產規模約7200萬立方米,實際產量接近4000萬立方米。仝國加氣混凝土產量由2002年的約650萬立方米,增長到2010年的約3960萬立方米,增加了3310萬立方米,為2002年的近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