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維權事件中,爭議除了漏油,還有所謂的“金融服務費”。
昨晚,奔馳官方聲明,意思很明確——收取“金融服務費”是經銷商的自主行為,板子不應該打在奔馳品牌身上。
“我們發這個聲明已經把經銷商都得罪光了。”一位奔馳內部人士私下說。
在他看來,西安利之星奔馳4S店的問題不是收取金融服務費,因為這幾乎是行業潛規則,法律上也沒有規定不可以收,所有人都在收,問題是把這筆錢打到了私人賬戶,涉嫌偷稅漏稅和職務侵占。
那么金融服務費到底是什么?是不是奔馳一家的“鍋”?消費者到底該不該為此買單?
所謂“金融服務費”到底是什么
“奔馳總部也是替經銷商背鍋,錢是經銷商收的,涉及的是業務員的提成和經銷商的績效。”一位資深汽車業內人士直言,“金融服務費”實際上是“汽車經銷商的行規。”
金融服務費到底是筆什么錢?
“4S店說的金融服務費,其實就是幫你做按揭貸款時的手續費。這筆錢是4S店收的。具體收多少,各家4S店自行決定,對外通常是貸款金額的4%,但如果銷售人員水平好,也可能幫客戶爭取到2%。”一位從事汽車金融服務多年的業內人士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這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維權事件中西安那位奔馳車主支付的1.5萬元,應該就是按照貸款額4%的比例收的金融服務費。
收取金融服務費,到底服務些什么?
“其實就是幫客戶安排專做按揭貸款的機構來支付車款,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各種服務,比如幫客戶拍攝資料照片、把客戶資料上報給貸款機構等,這些服務費用就以金融服務費的名目收取。”這位業內人士說,現在做汽車按揭貸款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信用卡分期貸款、銀行分期貸款;擔保公司、金融公司貸款;汽車廠家金融公司分期貸款等。“其中廠家金融一般都是貼息貸款,因為利息比較低,所以經銷商一般會加收手續費。這就像銀行的短期借貸,可以免息,但要收取手續費,一個道理。”
“金融服務費提供的服務包括:金融咨詢、墊資(部分貸款公司或銀行不能及時放款,為了客戶提車快一點,都是商家墊付)、代辦抵押等事項。”紹興一家品牌汽車4S店銷售主管劉峰(化名)解釋,“4S店如果要收取金融服務費,它首先得有金融服務這項經營項目,這是判定其是否有資格收取金融服務費的條件。消費者如果覺得有疑問,可以看它營業執照中注明的經營范圍。而且金融服務費的收取標準按要求是得在經營場所公示,不能亂收費,像西安利之星這樣,肯定有問題。”
劉峰直言,目前大部分汽車4S店其實都沒有這個經營項目,“如果相關部門要來查,一查一個準。”劉峰說,既然收費就得開發票,有些小公司只開收據,甚至通過個人微信、支付寶賬戶收款。
對于這筆費用,消費者怎么看
如果不是這次“奔馳漏油事件”升級,或許“金融服務費”會一直存在下去。
大眾車主熊江(化名)早在半年前就曾在黑貓平臺上投訴自己按揭購買了一輛進口大眾蔚攬,結果就被收取了包括金融服務費、PDI檢測費等在內的一系列額外費用共計約5000元。“一開始完全沒有說起有這些費用,直到交完定金,銷售顧問列出費用清單我才知道有這么多費用,對方說這些都是‘必需收費項目’。”熊江很較真,直接給大眾金融客服打了電話,“大眾金融回復說辦理大眾金融按揭只收取按揭利息,其他款項都是本地經銷商自主行為。”
隨后熊江開始了他艱難的維權。“我找了當地工商和稅務部門,但他們說只能居中協調,不能強制執行退款,到目前為止,我維權取得的唯一成果是大眾4S店同意加送一次車輛保養,大概價值1000元左右。”這些天熊江也在持續關注西安奔馳車主的維權進展,在他看來,他與那位西安奔馳車主一樣都在“維護消費者應有的權益”。
另一名車主陳亮(化名)的想法,有所不同。
三天前,陳亮在寶馬4S店相中一輛寶馬X1轎車,并交納了1萬定金。“確定價格的時候,銷售顧問才說到有金融服務費這項。”具體費用,按照貸款金額的4%收取。這與熊江遇到的情況幾乎相同,但陳亮相信交這筆錢對他來說是劃算的,因為“全款優惠小,要貸款買能享受的優惠力度才大啊。”盡管寶馬4S店要求貸款金額必須超過10萬,“否則不貸”。
“金融服務費”問題曝光后,陳亮身邊也有車主去咨詢過相關事宜,但他自己并不打算就此討個說法。“(因為)銷售顧問答應幫忙申請二年貸款零利率。”陳亮反而擔心這次風波后,原本說好的零利率出現變數,“畢竟沒簽合同,我怕他變相加價。”
記者了解到,因為維權,西安奔馳車主被持續匿名騷擾,但更多車主稱她為“西安小姐姐”,支持她“以一人之力,揭開一個行業的黑幕”。
對此,從事汽車消費維權15年、交通91.8主持人、“虎哥說車”平臺創始人于虎坦言:“如果汽車行業的利潤模式不改變,即使今天因為消費者維權‘金融服務費’取消了,明天又會冒出一個新的名目,繼續變相收費。”。
他說,包括所謂的“金融服務費”在內,消費者買新車時通常還會被收取上牌費、出庫費甚至PDI檢測費等,“事實上這幾項費用既開不了發票也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跟銀行、車管所也沒有關系,完全是4S店人為搞出來的‘智商稅’。”
于虎說,多年之前他就開始關注金融服務費。“10多年前賣車還很賺錢的時候就有類似收費出現,但那時候收得不多,但這些年這類投訴逐年增加,因為對汽車經銷商來說單賣車的話,10個里面有9個是虧的,只有剩下那么一兩種‘網紅’車、‘網紅’品牌能賺錢,虧了怎么辦?他們就得在其他地方巧立名目,把損失的利潤找回來。”在他看來,這是汽車行業進入惡性競爭產生的必然結果,遲早會暴雷。
汽車品牌方真的如他們自己所說那么無辜嗎?
“廠家對此會一無所知嗎?當然不是,只不過他們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于虎說,就奔馳而言,他們不會鼓勵經銷商這么干,“但監管肯定是失職的。”
做了這么多年的汽車消費維權,這幾天也不斷有消費者向于虎詢問買車過程中的不合理收費,他覺得這次“金融服務費”終于被擺上臺面,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而且“奔馳事件”或許將影響整個汽車行業。“至少讓某些強勢汽車品牌不再那么高高在上,讓普通消費者的訴求得到更多重視。”
本文章摘抄于人民網,感謝人民網對本文章大力支持,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