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養殖業大國,也是獸用抗菌藥生產和使用大國。生產實踐表明,獸用抗菌藥是養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投入品,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普遍使用,其使用量與養殖量有較明顯相關性。只有合理規范地使用獸用抗菌藥,畜禽產品中才不會出現獸藥殘留超標問題。
一、獸藥殘留是什么?
獸藥殘留是“獸藥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殘留”的簡稱,是指食品動物在使用獸藥后蓄積或儲存在細胞、組織或器官內,或進入泌乳動物的乳或產蛋家禽的蛋中的藥物原形及其代謝物。
二、獸藥如何在動物性食品中殘留和消除?
動物給藥后,藥物在動物體內會經過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過程。
“吸收”是從藥物從給藥部位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分布”是藥物吸收后從血液向各組織和細胞轉運的過程。這兩個過程主要影響藥物在動物體內各組織中的存留。
“代謝”是動物體通過一定的機制,改變藥物結構或活性的過程。“排泄”是藥物原形或代謝物排出動物體外的過程。這兩個過程是藥物從動物體內消除的過程。
因此,這四個過程決定了藥物在動物體內的殘留量和殘留時間。

三、獸藥殘留的危害?
獸用抗菌藥殘留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的潛在危害,包括毒理學危害(直接毒性作用、過敏反應、慢性毒性作用)和微生物學危害(破壞胃腸道菌群平衡、誘導胃腸道細菌產生耐藥性等)
危害與殘留之間存在“劑量依賴關系”,獸用抗菌藥殘留在人體蓄積達到特定量后,方會產生特定程度的危害。
四、獸藥殘留超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造成獸藥殘留超標的主要原因包括:
1.不合理用藥:比如不了解藥物特點,隨意改變劑量,隨意延長療程、不科學聯合用藥等;
2.不遵守休藥期,某些藥物(比如土拉霉素)需要較長的休藥期,如隨意縮短休藥期,提前屠宰上市,則可能造成獸藥殘留超標。
五、獸藥殘留的檢測手段有哪些?
獸藥殘留檢測方法包括篩選方法,定性方法和定量檢測方法。
為了對食品中的獸藥殘留進行有效監測,我國農業部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獸藥殘留監控,制定了75種單個獸藥在飼料監控和動物源食品中殘留的測定方法,可以快速有效檢測動物性食品中的各種獸藥抗菌藥殘留。

六、我國獸藥殘留控制涉及哪些環節?
1.獸藥生產環節,廠家須嚴格保障藥物及其制劑的質量,嚴格進行相關研究和評價,明確藥物標簽;
2.養殖環節,需合理用藥,嚴格遵循獸藥產品說明書和休藥期制度;
3.動物產品上市環節,應用高效檢測手段,對肉、蛋、奶等動物產品中的獸藥殘留進行抽樣檢測,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置;
監管部門對上述三個環節都進行監督,對上市后的動物性食品進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