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注意砂漿的合理配比。例如,要按照使用的部位例如抹墻,貼地磚,貼墻磚等選擇合適的砂漿比例,每次攪拌好的砂漿以在兩個小時使用完畢為宜。
二、選用建材市場上專用的砂漿用砂,尤其要控制沙子質量的含泥,泥含量高將降低粘結程度。
三、瓷磚使用前應充分浸泡后(兩小時以上)陰干,避免砂漿因失水降低強度;地磚宜用干鋪,墻磚宜濕鋪。
四、砂漿攪拌要均勻,拌制砂漿后建議在2小時30分鐘內使用。
五、防止受酸腐蝕
酸性物質與水泥中的氫氧化鈣會發生中和反應,生成物體積松散、膨脹,遇水后極易水解粉化。致使混凝土或抹灰層逐漸被腐蝕解體,所以水泥忌受酸腐蝕。
六、防止受潮結硬
受潮結硬的水泥會降低甚至喪失原有強度, 對已受潮成團或結硬的水泥,須過篩后使用。
七、避免負溫受凍
混凝土或砂漿拌成后,如果受凍,其水泥不能進行水化,兼之水分結冰膨脹,則混凝土或砂漿就會遭到由表及里逐漸加深的粉酥破壞,要規范施工。

由于水化所需要的水分僅為水泥重量的20%左右,多余的水分蒸發后便會在混凝土中留下很多孔隙,這些孔隙會使混凝土強度降低。因此在保障澆筑密實的前提下,應.大限度地減少拌合用水。
九、切忌基層臟軟
水泥能與堅硬、潔凈的基層牢固地粘結或握裹在一起,但其粘結握裹強度與基層面部的光潔程度有關。在光滑的基層上施工,必須預先鑿毛砸麻刷凈,方能使水泥與基層牢固粘結。
基層上的塵垢、油膩、酸堿等物質,都會起隔離作用,必須認真清除洗凈,之后先刷一道素水泥漿,再抹砂漿或澆筑混凝土。
十、以防骨料不純
作為混凝土或水泥砂漿骨料的砂石,如果有塵土、粘土或其他有機雜質,都會影響水泥與砂、石之間的粘結握裹強度,因而.終會降低抗壓強度。所以,如果雜質含量超過標準規定,必須經過清洗后方可使用。
十一、不可曝曬速干
混凝土或抹灰如操作后便遭曝曬,隨著水分的迅速蒸發,其強度會有所降低,甚至完全喪失。因此,施工前必須嚴格清掃并充分濕潤基層;施工后應嚴加覆蓋,并按規范規定澆水養護。
以上部分內容整理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