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有內置系統,并向正壓型電氣設備內釋放出少量的易燃性液體。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外殼內的危險區域從1區(或2區)降低到非危險區”的這類提法的含義是,正壓型電氣設備外殼內的危險區域就是它所處的使用環境中的危險區域(由于“呼吸”作用。處于這種環境中的設備的內部同樣被定義為這種危險區域);通過“pb”級(或“pc”級)正壓保護把它內部的危險區域降低到非危險區。 對于正壓型電氣設備來說,人們在采用防爆安全技術措施時,除了考慮環境的影響因素外,應該考慮到它的內部是否存在可燃性氣體(物質)釋放源。這一點很重要。 假若設備內部不存在可燃性氣體(物質)釋放源,正壓保護僅僅對設備所處環境中的可燃性氣體采取保護措施;如果設備內部存在可燃性氣體(物質)釋放源,正壓保護應該同時考慮對這些可燃性物質采取更多的保護措施。在化工工藝流程中,有時候往往有一些工藝管道通過電氣設備,這樣就可能在設備內部出現可燃性物質的釋放源。
電氣設備的狀態維修過程是根據在線監測數據如色譜分析數據、局部放電數據、紅外測溫數據等、設備定期預試數據以及運行工況記錄、缺陷記錄、維修記錄、出廠數據等,診斷電氣設備可能出現的潛伏性故障,并作出故障的趨勢預報,由此對電氣設備的實際健康狀態進行評估根據電氣設備故障性質及預報、電氣設備健康狀態、維修規則,擬訂出初步的維修方案,確定影響維修的主要指標屬性或目標,采用某種決策方法進行分析,選擇出最優或次優滿意的維修方案。
決策分析就是從若干可選方案中選擇和決定最佳方案的一種分析過程。對電氣設備實施狀態維修,不僅要考慮技術方面的因素,還要考慮生產計劃、經濟成本等方面的因素。當電氣設備出現某種非緊急故障的情況下,是否需要立即進行檢修處理,不僅涉及對電氣設備實際狀態的判斷,而且還應根據電網實際運行情況以及實際生產情況和設備管理情況是否可以報廢等,提出維修計劃安排和維修方案,采用某種決策方法,通過對決策指標或決策目標的綜合評價,選擇最優或滿意的維修方案。決策分析的方法很多,應研究多種方法應用于電氣設備狀態維修決策的可行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