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爆炸性環境基本概念 爆炸性環境是指在大氣條件下,可燃性物質以氣體、蒸汽、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形式與空氣形成混合物,引燃后能夠保持燃燒自行傳播的環境。 按可燃性物質的不同分為爆炸性氣體環境和爆炸性粉塵環境。 易燃易爆物質的燃爆條件 電氣設備周圍存在有一定數量的易燃易爆物質。 這些易燃易爆物質與空氣混合,其濃度在爆炸極限以內,并具有與電氣設備的危險因素相接觸的可能性。 電氣設備產生的火花、電弧或高溫熱量足以點燃爆炸性混合物。
這就是正壓型電氣設備的防爆原理。 這種防爆型式不分防爆級別,但是,設備保護級別可以分為2級:b級和c級;在實際應用中,也可以表示為“pb”級(Gb級或Mb級)和“pc”級(Gc級)。 “pb”級正壓保護,可以將正壓型電氣設備外殼內的危險區域從1區降低到非危險區,或將I類設備外殼內的危險區域降低到非危險區,而且,在設備正常運行狀態下和出現預期故障條件下它也不會成為可燃性氣體的點燃源。 當符合下列條件時,正壓型電氣設備應該設計為“pb”級: 預期使用在1區,且 設備無內置系統;或者, 設備有內置系統,并向正壓型防爆電器設備內釋放出可燃性氣體(蒸氣)或少量的易燃性液體。
決策分析就是從若干可選方案中選擇和決定最佳方案的一種分析過程。對電氣設備實施狀態維修,不僅要考慮技術方面的因素,還要考慮生產計劃、經濟成本等方面的因素。當電氣設備出現某種非緊急故障的情況下,是否需要立即進行檢修處理,不僅涉及對電氣設備實際狀態的判斷,而且還應根據電網實際運行情況以及實際生產情況和設備管理情況是否可以報廢等,提出維修計劃安排和維修方案,采用某種決策方法,通過對決策指標或決策目標的綜合評價,選擇最優或滿意的維修方案。決策分析的方法很多,應研究多種方法應用于電氣設備狀態維修決策的可行性和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