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快低端設備制造和使用的淘汰,淘汰的對象包括老舊膠印機、“老虎嘴”模切機、直線和圓盤包本機等技術水平較低的單機,推廣當代環保化、自動化、智能化和數字化的設備,使設備與技術配備走向高端。 二是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擴大印刷包裝設備的出口規模。2014年,國內印刷包裝設備制造業規模約300多億元,海關統計進口額為21.86億美元,進口設備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大于30%。雖然印刷包裝設備出口額逐年增長,于2014年達到17.68億美元的最高值,但出口產品仍屬于中低檔產品,出口數量是進口數量的數倍以上。以印刷機為例,2014年,進口約22.50萬臺、進口額14.51億美元,出口約59.86萬臺、出口額僅10.89億美元,技術含量和設備價值可見一斑。印刷包裝設備制造業是一個規模不大的行業,然而其與信息產業緊緊相連,其發展與國計民生、國民素質、小康社會緊緊相連,因此提高印刷包裝設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高數字化、智能化等核心技術的創新力度迫在眉睫。這應該引起國家有關部委和廣大從業者的重視,進一步擴大印刷包裝設備的出口規模。
平臺開發好了,我們自以為完美(就算它確實完美),可是我們要教育一個智能化較低的行業去進行互聯網化轉型升級,環視比較困難,我們的供應商和部門客戶可能用的手機都是老年機,對于互聯網,對于電商他們可能就只聽說過,知道可以在那上面買東西,具體怎么買不知道。所以這一點,我們的平臺一定要設計開發的簡單明了,能一步完成的工作,絕不走兩句(即使這多出來的一步有利于平臺運營推廣),讓客戶進入一眼就能看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或者明白自己需要的東西在哪里,需要怎么點。不然用戶進入點了半天一頭霧水,那么他絕對不會再來第二次。 平臺在推廣的時候,最好選平臺業務的一點進行大力推廣,對于這一點,問題最大的就是那種做全產業鏈的平臺,從最開始的原材料采購,到包裝的設計,印刷,再到接下來的包裝制作,到質檢,再到最后的供應鏈金融,項目眾多,在推廣的時候也不知道到底從哪一段入手比較好,總覺得這個缺了不好,那個漏了也不行,有沒有大量的資金去砸,最后只能是啥都沒退出去,平臺卻停運了,公司也快關門歇業了。
生產成本控制對做好成本細化管理工作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當前,企業生產成本控制主要遵循系統原則、經濟原則和目標原則,在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生產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印刷包裝類企業的生產成本核算是一項十分復雜且系統的管理項目。成本核算是針對全體員工和全部生產流程的一項持續性工作,從生產計劃、生產流程到產品的運輸和銷售,都需要科學、合理地控制成本,因此,堅持系統原則將成本控制融入各生產階段才能保證企業的經濟收益。 經濟原則要求企業增強成本管理意識,實現各生產管理部門的聯動管理,以降低生產成本。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獲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經濟效益是生產的要求,而企業在日常生產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原料浪費的問題,如在進行印刷包裝時,細微的差錯如內容的排版錯誤就會對印刷包裝企業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此成本控制堅持以經濟效益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