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標準,修補砂漿分為普通柔韌性修補砂漿,28d抗壓強度達到20MPa;普通硬度修補砂漿,28d抗壓強度達到30MPa,甚至更高,可以高于修補基的強度。根據多年實踐經驗,修補砂漿的抗壓強度應低于或接近基層,但不能明顯高于修補基層。這樣做容易導致修復層空鼓。實際中修補砂漿可分為墻修補砂漿,地修補砂漿,護坡修補砂漿,橋修補砂漿,隧道修補砂漿,海底修補砂漿,等等。根據修補的位置,確定砂漿的種類,了解修補基的具體情況。所以修補砂漿的設計和生產采用訂單生產應該更科學。
無論是水泥路面還是瀝青路面,在通車一段時間后,都會陸續出現各種破損、變形等缺陷,我們統稱之為路面病害。早期常見的病害有裂縫、坑槽、車轍、松散、沉陷、橋涵頂跳車、表面破損等。混凝土路面常見的質量缺陷有:(路床下挖空);斷板(也是路床下空鼓造成的);不規則開裂(主要是路基、基層不穩定,導致不均勻沉降);搓板,這主要是在陡坡上,汽車剎車造成的;膨脹節鼓包是由于膨脹節設置過小,溫度升高造成的;縮縫過大,有泥漿溢出。這是因為裂縫密封不嚴密,造成損壞,是水滲入基層和路床造成的。
修補砂漿主要成分是砂、水泥、粉煤灰、粉末、凝膠和一些添加劑。只有掌握砂的級配技術,才是調整砂漿配方的基礎;通過對砂的級配分析,可以確定砂的灰砂比,從而調節砂漿的粘度。配比中粉料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砂漿發粘,容易導致砂漿修補層空鼓。調整水泥和粉煤灰的比例。膠凝材料固定時,粉煤灰比例大,砂漿表面好看。但砂漿層滲透性差,容易空鼓。水泥比例大的話,觀感不好,透氣性好,不容易空鼓。調整砂漿的施工性能。如果施工性質不好,施工人員也不愿意這樣做,容易出現施工質量問題。修補砂漿的性能必須調出綜合性能,而不是強調某項性能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