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實現資源化處理,脫水是必不可少的過程,選擇合適的污泥脫水方式及污泥脫水設備非常重,那么常用污泥脫水方法及污泥脫水設備有哪些呢?污泥自然脫水:包括干化床式和砂濾床式。干化床式是利用太陽熱量和風的作用進行自然蒸發脫水,適用于給水污泥、排水污泥等。砂濾床式是依靠砂層過濾脫水以及利用太陽能和風進行自然蒸發脫水,適用于給水污泥、排水污泥,脫色廢水、洗毛廢水、電鍍廢水等處理后的污泥。污泥篩分脫水:包括凝聚方式和造粒方式。凝聚方式是靠添加混凝劑形成的絮凝物進行篩分脫水。造粒方式是靠添加混凝劑形成的泥粒篩分脫水,適用于采石廢水及工業廢水的處理。這種污泥脫水方式常用到污泥濃縮機、污泥造粒機等。
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末端環節—污泥脫水,也就是污泥干化。首先談一下市政生活污泥脫水,一般而言,生活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90%為生物污泥(也就是二沉池剩余的那一部分),由于它具有一定的粘性,必須依托助凝劑絮凝以后才能壓榨出來,這就要用到聚丙烯酰胺(PAM),而PAM又分為三種類別,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綜合實驗表明,生活污泥脫水更適合利用陽離子型,脫水效果好,性價比相對高一些。
污泥帶式壓濾機脫水原理:經過濃縮的污泥與一定濃度的絮凝劑在靜、動態混合器中充分混合以后,污泥中的微小固體顆粒聚凝成體積較大的絮狀團塊,同時分離出自由水,絮凝后的污泥被輸送到濃縮重力脫水的濾帶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離,形成不流動狀態的污泥,然后夾持在上下兩條網帶之間,經過楔形預壓區、低壓區和高壓區由小到大的擠壓力、剪切力作用下,逐步擠壓污泥,以達到較大程度的泥、水分離,較后形成濾餅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