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拼箱,顧名思義,就是自己進行拼箱。但是也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自拼箱大的特點就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客戶,不通過貨代,而是自己將貨物混合裝進一個或者多個集裝箱內,發往同一個目的地港口。這樣的操作的前提是這是發貨的客戶需要相互了解或認識,而且目的港是相同的。由于發運的時候都是整柜發運,所以自拼箱會比拼箱便宜一些。但船公司一般是不接受同一個貨柜有兩個或以上收貨人的,所以這些貨物到了目的港口之后還是需要找當地的貨運代理進行拆箱服務。
而拼箱是指不同的客戶(都不認識)將貨物委托貨代進行發運,至于和什么貨物拼在一起完
全是由貨代決定的,而且有時候貨量不足(湊不足一個整柜),貨代只能延長發揮時間(在這里就提醒大家,對貨量較小或不足的港口,在選擇發運港口的時候,要多考慮到一些這樣的因素,避免在交貨期內還沒有發貨的尷尬局面出現)。另外如果和以為危險品一起拼箱,貨物出現損失之后很難追究其怎人,而且對于這種拼箱,承運人要進行拆箱作業,所以不用找當地的貨代進行拆箱。拆箱費用仍向貨方收取。而且拼箱費用要比整箱運輸費貴(整體平均計算)。
通過以上描述我們可以看出,自拼箱其實在操作上等同于整箱發運,計費方式按整箱計費,到了目的港也只有一張提單,要發往不同的客戶處,還需要當地的貨代先進行拆箱才行。而拼箱在操作上就是散貨發運,一個集裝箱將會產生多張提單。到了目的地有承運人在貨運站拆箱,并且將貨物進行分揀,等客戶拿著自己的提單來提貨。所以自拼箱不論是在成本和可控性方面都要好于拼箱,雖然自拼箱的好處遠遠大于拼箱,但是自拼箱不是每個企業說有就可以有的,這也需要有一定的人脈和信息來源,同時也需要一定的信任基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