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混凝工藝與常規(guī)混凝沉淀工藝相比可節(jié)省土地面積50%以上,對老水廠改造或新建水廠的空間使用將十分有利,磁混凝工藝對低溫低濁和高濁水的處理均十分高效,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將磁混凝與UF膜過程相結合,將使水處理工藝流程更為穩(wěn)定高效,水廠處理單元將更為緊湊,05g/cm3的常規(guī)絮體,前者的沉淀速率約為后者的5-10倍,從而可以顯著減少絮凝反應沉淀池的占地面積,采用磁混凝池單位占地面積僅為80-120m2/萬m3。
根據(jù)混凝機理,加入混凝劑主要是通過改變膠體或懸浮顆粒的表面性質,使膠體或絮團的吸引能大于排斥能而促進凝聚,而加入絮凝劑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架橋作用使顆粒聚集增大的,磁混凝工藝是一種極速沉淀技術,以投加微米級惰性高密度微粒(微砂、Fe3O4)作為絮凝核,在較優(yōu)水力條件下形成高濃度和大密度復合絮體,該復合絮體在極短時間完成沉淀過程,使水體迅速得到凈化,能夠有效去除COD、總磷、氨氮等污染物質,提供更好的出水水質。
磁混凝工藝被廣泛的用于市政污水提標改造,對COD、BOD、氨氮、總氮、色度有提標需求的工程,黑臭河道整治、工業(yè)廢水深度除磷、除濁等領域,將混凝、絮凝反應池與沉淀池合建,且由于沉淀過程中無上向流擾動,沉淀停留時間可進一步縮短至5-10min,因此,設備占地面積可做到連續(xù)流磁混凝池的50%左右,常規(guī)混凝沉淀池的20%左右,結構緊湊性進一步得到強化,新建項目或改擴建項目的一次性投資成本因此可以大幅降低,而系統(tǒng)運行成本與原工藝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