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種被視為“明火烤活鴨,味道黝黑”的做法,與現代烤鴨相去甚遠,但其歷史價值在于為后世整只烤鴨開了先河。后來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東移南下,北宋汴京出現了“板鴨”(東京夢),南宋臨安出現了“烤鴨”(梁夢)。元朝滅宋時,元朝將軍伯顏曾將絕技移至大都(京),使烤鴨成為元朝宮廷中的“烤鴨”(“吃喝”)。
應該說,無論是唐代長安的烤鴨,北宋汴京的烤鴨,南宋臨安的烤鴨,還是元代大都的烤鴨,都與后來最終形成的北京烤鴨有著一定的歷史聯系或一定的淵源關系,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之間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真正和現代北京烤鴨有直接關系的烤鴨法,是明清時期出的“燉烤鴨”和“掛烤鴨”。
很多人認為買一只北京烤鴨比買幾只其他烤鴨好。味道很好,口感也不錯。所以北京烤鴨在南方老百姓的市場上并沒有那么吃香。關于價格,有南方網友調侃:簡直無福消受。其次,從北京烤鴨的口感來說,雖然北京烤鴨確實很好吃,而且切成薄片,符合南方人對美食精致的要求。但把烤鴨肉和大蔥包在面餅里,再蘸上甜面醬,完全是北方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