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形器功能: 1.免荷 矯形器可以通過改變肢體的重量來減少肢體的軸向負荷。例如,坐骨承重矯形器可以減輕股骨頭的負荷,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2.抑制站立和行走時的肌肉反射痙攣。 矯形器可以通過控制關節運動來減少肌肉反射痙攣。比如腦癱患兒的踝足矯形器,可以預防行走時的痙攣性馬蹄內翻足,改善行走功能。 3.長度補償 矯形器可以補償下肢短的長度,使雙下肢長度和骨盆水平相等。 4.牽引力 脊柱矯形器可以牽引脊柱,緩解神經壓迫和疼痛的癥狀。 5.改進功能 矯形器通過改善人體肢體的功能來促進人體的整體功能。不僅能改善患者的行走、工作能力等日常生活,還能促進心血管系統、新陳代謝等人體機能。
腦癱患者佩戴矯形器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其站立和行走,矯正畸形或鞏固矯正效果,影響肌張力。如果長期佩戴,很容易使膝蓋、腳踝、腳變形。佩戴合適的矯形器后,由于力線的矯正,兒童某些關節的發育,尤其是足部,會經歷一個快速的代償恢復階段。我們建議兒童每3-5個月(視其發育情況而定)更換一次矯形鞋,以配合其發育。如果佩戴不當,矯形器的應用位置會與患者應該受力的位置不一致,使其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甚至可能適得其反。
怎么判斷脊柱矯形器是否適合? 1.對比佩戴前后x光片的矯正效果。 矯正效果需要從側彎角度的減小、旋轉度的減小、身體力線的正?;齻€方面來比較,而不是追求單一指標。在以上幾點的基礎上,修正越多,效果越好,但也不是絕.對的。矯正力的施加應在患者的耐受范圍內。脊柱矯形器不需要一次性矯正到位。設計矯形器時應考慮患者的依從性。矯形器的作用不僅僅是即時矯正,更重要的是趨勢引導。 2.矯形器外觀檢查。 矯形器應外觀光滑,邊緣光滑,不應引起局部壓痛和紅點。如遇皮膚擦傷、紅腫嚴重,屬于異?,F象,應立即聯系矯形器師,及時修改調整。 3.日常生活運動檢查。 包括佩戴矯形器后的站、坐、臥的檢查,雙上肢的活動度,髖關節的屈伸,能否順利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動作,如系鞋帶、上廁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