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窗沒有標準。可用的只是國標的一個五字參考值。大部分都是按照所在地區(qū)的地方標準。這個標準也是五字。當然,樓盤的定位對標準也有很大影響。比如我做過的樓盤,特別高端,門窗加玻璃的8字值必須達標。這類樓盤的門窗質量完全滿足了絕大多數業(yè)主的需求。在門制造安裝前,會進行合同會簽,這涉及到很多細節(jié),比如總價、單價包干等。但是無論契約是什么形式,后期(系統窗)都不會發(fā)生,這就涉及到成本了。
系統窗對于普通門窗來說是可以的,因為型材稍加修改就可以滿足三層玻璃窗的工藝。一個項目10000平米的門窗,甲方的額外費用大概在150-300萬。那么系統窗就是關鍵。國內目前的系統窗(業(yè)內公認的幾個品牌)可以滿足換三個玻璃杯的需求,但接下來問題就出現了,付出的成本真的不會是增加350萬元,項目前合同外的額外成本完全超出甲方的承受能力。基本上不會出現系統窗隨便改配置的情況。
普通門窗是針對單一工程的臨時性集成門窗產品,往往沒有經過充分的檢測。系統門窗各部分已經根據不同性能進行了固定,選擇相對普通門窗來說比較少,所以彈性較小。普通門窗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配置自己的組件。系統門窗為系列化、標準化產品,槽口結構、材料供應等。都是高度排斥和不兼容的,所以只能根據項目需要選擇系列,一般不進行單個項目的研發(fā)。普通門窗材料可選用國內外廠家,也可臨時開啟,靈活性強。系統門窗在提供產品的同時,還提供設計軟件、設計手冊、采購手冊、加工手冊、專用設備和技術服務支持,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