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的開發建設是城市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園選址應當以國家和城市規劃為指導,符合區域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堅持合理布局、有序發展,與城市形成有機整體。在園區選址中,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地,盡可能降低開發成本,提高節約用地意識,盡可能利用荒地,減少搬遷居民帶來的建設成本和開發阻力,滿足節約成本的要求。園區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必須具備便利的交通條件,選址建在交通樞紐附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同時各種題材的產業園也不一樣。例如,物流園區適合于附近的港口、火車站或機場。
產業園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大量具有產業聯動的企業入駐園區,使企業聚集,形成產業集群。在此基礎上,產業聯系的每個環節都衍生出一批分工合作的關聯企業,從而進一步擴大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園區內的企業相互競爭、相互合作,實現知識和信息的共享,從而實現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園將分散的企業集中在園區內,使企業擺脫工業化空間狹小的束縛,同時提高了區域的產業聯系度。下游企業可以更大程度地有效利用上游企業的生產剩余,有效利用資源,降低企業的部分成本,同時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為區域產業機構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產業園是產業集聚的載體,主要由與電子元器件組裝相關的企業、提供高科技技術支持(如數字網絡技術)的企業以及國際策劃推廣、信息咨詢等中介機構組成。也有從事電子產品生產,文化管理豐富的企業。這種互聯互通的企業集群構成了一個立體的多元交織的產業鏈環,對于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具有現實意義。而以行政區劃或行業區劃構建的電子組裝產業園,終究會受到傳統利益格局和資源配置的影響,難以實現要素的理想組合和產業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