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浮雕是把浮雕藝術,繪畫,雕刻,陶藝等融合在一起的另外一種展現形式。紫砂陶浮雕從2500年前就有了,早期的紫砂陶浮雕一般是在日常的生活器具中體現。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藝術的追求。 紫砂陶從室內小巧細雅的博古茶桌上,一躍走向了寬闊而空曠的大型廣場和高聳的大型建筑上,成為環境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將其實用的范圍轉變到一個新的領域,而且豐富了當代浮雕藝術的語言,為古老的紫砂藝術又找到了一條新路。
漢白玉雕刻賞析之浮雕: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介于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浮雕的空間構造可以是三維的立體形態,也可以兼備某種平面形態;既可以依附于某種載體,又可相對獨立地存在。使用漢白玉作為基材來進行浮雕的藝術創作,因漢白玉石材潔白易于雕刻的特性,較能表現出浮雕的藝術價值。浮雕建筑方面的應用范圍也很廣,像欄桿、背景墻、壁爐、碑、器物、章、紀念等,與我們息息相關。漢白玉浮雕采用傳統的散點透視法則,打破時空概念,使整體畫面顯得飽滿緊湊,豐富有序,主次分明,繁而不亂,在現代中國風園林景觀中常常看到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精美壁畫,一般都是采用的浮雕這種雕刻方式,敘事生動,使用漢白玉做底美觀大方。
漢白玉浮雕作為一種上檔次的浮雕作品,從公共方面來看,它應該貼近群眾,從藝術角度來看,它也應該是一種高雅藝術的體現。貼近群眾和高雅藝術并不是矛盾的,而且也應該是不矛盾的,關鍵是找到好的結合點,既能符合大眾的審美情趣又能體現人民的意志。漢白玉浮雕有很多的優點,就是其顏色潔白,石質堅硬,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而且漢白玉自身材質的特點可以雕刻出各種圖案,各種人物像、花草圖案、場景等等。漢白玉浮雕以的漢白玉石材為基礎,加以高浮雕、淺浮雕、透雕等各種石材雕刻技術,打造出一件件令人贊嘆的漢白玉浮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