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鍋爐特點: 水的臨界點是22.15MPa和374.15℃,大于這個壓力,超臨界機組。 蒸汽壓力超過27MPa,超超臨界火電機組。 由于在超臨界壓力下無法維持自然循環,因此不能使用汽包鍋爐,直流鍋爐成為唯一類型。 超臨界機組不僅大大降低了煤耗,而且減少了污染物排放量,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超臨界機組在結構和工藝上與亞臨界汽包鍋爐有明顯區別,其特點: 1、超臨界直流爐無汽包環節。 當給水加熱、蒸發并變成過熱蒸汽時,一次連續完成。 在不同的運行條件下,鍋爐將在亞臨界或超臨界壓力下運行,蒸發點在一個或多個加熱區域內自發移動,蘇打和水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點。 2、由于沒有帶儲能功能的汽包鏈接,鍋爐的儲能顯著降低,負荷調節靈敏度好,可實現快速啟停和調節負荷,適用于變 壓力操作。 但蒸汽壓力對負荷變化敏感,變負荷性能較差,蒸汽壓力難以維持。 3、直流電爐不像汽包爐,汽水是一次性完成的。汽包除了作為汽水分離器外,還起到緩沖水煤比失衡的作用。 當水煤比失衡時,利用汽包內的蓄水量和空間容積,暫時保持鍋爐的工質平衡關系,從而保持各塊受熱面積不變。
直流鍋爐蒸汽溫度控制 蒸汽溫度調節的主要方法是調節給煤和給水的比例,輔助手段是噴水降溫或煙氣側調節。 由于沒有固定的汽水界面,因此受熱面的節煤段、蒸發段和過熱段的長度會隨著給水流量和燃料量的變化而變化,蒸汽溫度也會隨之變化。 隨變化而變化,使蒸汽溫度難以調節。 過熱蒸汽溫度控制。 過熱蒸汽溫度由煤/水比和兩級注水減溫控制。 從過熱器取的減溫水取自省煤器的高壓出口和出口集管,減溫器每一級的注水量為負荷下主蒸汽流量的3%。 系統在35%~100% BMCR的負荷范圍內保持出口蒸汽溫度為569±5℃。 BMCR 負載低于 20% 時不允許噴水。 注水控制閥關閉時間超過10秒且過熱蒸汽溫度低于控制目標值時,應關閉各隔離閥。 再熱蒸汽溫度控制。 滑壓運行時,BMCR負荷在50%~100%之間,再熱器出口蒸汽溫度控制在569±5℃。 正常運行時,再熱蒸汽溫度由安裝在尾部煙囪中的煙氣擋板控制。 兩條煙道的擋板作用方向相反。 煙氣阻尼器的聯動裝置有一個調節全行程限制的致動器,以在關閉位置允許至少 20% 的煙氣體積通過。
直流鍋爐燃燒控制 燃燒器區域的過量空氣系數隨鍋爐負荷而變化,并受運行的磨煤機數量的影響。 燃燒器區域風量是指通過燃燒器進入鍋爐的風量,包括一次風、運行燃燒器的二次風、非運行燃燒器的漏風/冷卻風和所有燃燒器的中心風。 停用燃燒器的漏風量由二次風擋板的最小位置決定,并隨此負荷下熱二次風管與爐膛負壓的壓差而變化。 燃燒器氣室的風量與助燃空氣量的比值根據氧氣信號來控制,以盡量減少助燃空氣系統的旋轉趨勢。 直流鍋爐給水控制 鍋爐給水系統配備一臺容量為 30% 的電動泵和兩臺容量為 50% 的蒸汽驅動泵。 在低負荷和啟動時,鍋爐啟動和給水使用電動給水泵或氣泵預泵,并使用給水旁通控制閥調節給水流量。 一旦閥門開度超過 75%,應將旁路切換到主供水回路運行。 兩臺蒸汽驅動泵運行時,一臺泵卸荷,負荷降至50%以下,燃燒率和減溫水量也相應減少。 此時供水量應等于輸送蒸汽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