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程監理你知道為什么懸挑腳手架每一挑一般只有6層嗎? 作為監理對懸挑腳手架不陌生吧,那么,你通常看見的都是幾層一挑呢? 懸挑式腳手架是指附著在建筑結構上的剛性懸挑式梁(框架)上的腳手架,用于施工主體或裝飾工程的操作及其安全防護需要,每段施工高度不得超過20m。通常適用于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高層或超高層、施工主體或裝飾工程的操作及其安全防護需要。 為什么懸挑腳手架每一挑只有6層? 只要你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懸挑式腳手架的每個高度都控制在6層左右,一般不會超過這個范圍,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很簡單,因為腳手架工程是一個危險的分項工程,一旦超過控制高度,就會演變成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分項工程,有點繞口。 一般來說,超出控制高度,需要專家論證,組織專家論證非常麻煩。 危險分支項目是住房建設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務。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其管理相當嚴格,更不用說需要專家論證的危險項目了。 因此,為了盡量避免普通危險項目演變為需要專家論證的危險項目,一般施工現場將有效控制部分項目,避免這種情況。
懸挑式腳手架到底好在哪? 懸挑式腳手架不同于落地式腳手架搭建根基在地面或樓板面,懸挑式腳手架一般是由型鋼懸挑后,在型鋼上面搭設腳手架。 一般情況下20米以下的樓層外架搭設應采用落地式腳手架,20米以上則應采用懸挑式腳手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也會在第二或者第三層就會開始搭建懸挑式腳手架。 一般來說,懸挑式腳手架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材料,比落地架相比可有效節約75%的材料支出,節省費用達40%,同時懸挑式腳手架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與落地式相比其實差異不大。
腳手架搭設步驟 3.1 搭設立桿和水平桿:根據腳手架位置和高度要求,將立桿和水平桿按照設計方案搭設起來。 3.2 完善主體結構:在立桿和水平桿上安裝橫向和縱向的斜桿,形成主體結構。 3.3 安裝橫向和縱向的扣件:根據腳手架布置方案,在主體結構上安裝橫向和縱向的扣件,以增加腳手架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 3.4 完善腳手架結構:安裝腳手架的工作平臺、防護設施等,確保施工人員在平臺上工作。 措施 4.1 施工期間需要戴好帽子,并做好個人防護。 4.2 施工現場應設置明顯的禁止入內標識,確保無關人員不進入施工區域。 4.3 施工人員應按照規定的通行路線行走,不得隨意攀爬腳手架。 4.4 施工現場應保持整潔,材料堆放有序,防止腳手架材料滑落造成傷害。 4.5 定期對腳手架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腳手架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