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S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Service Standards的縮寫,中文意思是信息技術服務標準,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委的領導和支持下,由ITSS工作組研制的一套IT服務領域的標準庫和一套提供IT服務的方法論。”
01ITSS適用于哪些對象?
ITSS適用于中國境內需要IT服務、提供IT服務或從事IT服務相關的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的單位或者個人,例如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部門信息中心、以IT咨詢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以設計開發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以數據處理和運營為主營業務的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等。
原則上適合各種行業,涉及面比較廣,其核心是一套服務管理體系。
02ITSS具有以下特點
全面覆蓋:ITSS全面覆蓋了IT服務的組成要素、IT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同時也覆蓋了咨詢、設計與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數據處理和運營等IT服務的不同業務類型;
統籌規劃:ITSS是一套體系化的標準庫,其研發過程是從體系的規劃設計著手,并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原則而制定的;
科學權威:ITSS是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的要求,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而研究制定的系列國家標準,用于指導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
全面兼容:ITSS是在充分吸收質量管理原理和過程改進方法精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由行業主管部門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聯合研發的,同時與ITIL、CMMI認證、COBIT、eSCM、ISO20000認證體系、ISO27001認證體系等國際最佳實踐和國際標準兼容。
03ITSS包括的內容
ITSS主要包括一系列標準,是一套完整的IT服務標準體系,包含了IT服務的規劃設計、部署實施、服務運營、持續改進和監督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階段應遵循的標準,涉及咨詢設計、集成實施、運行維護、服務管控、服務運營和服務外包等業務領域。其主要內容是:
ITSS充分借鑒了質量管理原理和過程改進方法的精髓,規定了IT服務的組成要素和生命周期,并對其進行標準化;
IT服務的組成要素,包括:人員(People)、流程(Process)、技術(Technology)和資源(Resource),簡稱PPTR;
IT服務的生命周期,包括:規劃設計(Planning & Design)、部署實施(Implementing)、服務運營(Operation)、持續改進(Improvement)和監督管理(Supervision),簡稱PIOIS。
04ITSS能力成熟度等級
ITSS,從低到高分別是ITSS四級、三級、二級、一級;
ITSS四級
是最基本的要求,只需要建立ITSS標準要求體系,完全沒有指標的考核要求,ITSS分會組織進行的最終考核也只是對地方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進行審查和確認,所以這是最簡單最基礎的等級。
ITSS三級
在四級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對體系的完備性、業務的匹配性、運維工具和監挖工具都提出了高的要求。
ITSS二級
在三級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部門之間的關聯和協調性,能夠對企業的應急機制提出相應要求。
ITSS一級
也是目前最高級的ITSS等級,不僅要求全面的量化管理,還要對技術創新和業務變革產生一定的推動力。這個級別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達到的。
05企業獲得ITSS認證的好處
提供統一衡量標準:IT服務供需雙方基于同一標準衡量IT服務質量。
提升IT服務質量:通過系統化方法控制核心要素并監控顧客滿意度,有助于全面提升服務質量。
優化IT服務成本:建立運維業務與運維服務成本之間的關系,梳理各項運維服務成本,準確掌握運維服務資源使用情況,平衡資源配置,有效降低運維服務成本.ITSS使IT服務供方可以將多項IT服務成本從企業內成本轉換成社會成本,比如初級IT服務工程師培養、客戶IT服務教育等。這種轉變一方面直接降低了IT服務供方的成本,另一方面為IT服務供方的業務快速發展提供了可能。
強化IT服務效能:通過ITSS實施標準化的IT服務,有助于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IT服務,讓所采購的IT服務能夠得到最充分、最合理的使用。運維服務企業可以以運維服務業務目標為導向,建立量化的、流程化的運維服務管理體系,分析運維服務過程,為進一步提升運維服務效率找到提升空間。
降低IT服務風險:通過依據ITSS引入監理、服務質量評價等第三方服務,可降低IT服務項目實施風險;部分IT服務成本從企業內轉換到企業外,可降低IT服務企業運營風險。
增強企業附加價值:以運維業務的發展建立運維服務能力管理體系,提升運維業務的附加值,促進公司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提升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多的需方企業開始認可ITSS認證并作為選擇服務供應商的一項條件,獲得ITSS認證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